多多出评工具:考研焦虑下的“学霸”卖课之道,129分背后的商业逻辑与风险分析
焦姐129分反手卖课!
她刚上岸就割韭菜?
“801经济学129”的标签一闪,淘宝链接就甩进25考研群。有人惊呼“学霸”,有人皱眉“太快”。我翻了她的试听课,十分钟里宏观模型被拆成三句口诀,确实利落;可再往深问一句“索洛残差怎么算”,她只回“背结论就行”。
硕士身份不假,首经贸25级拟录取名单白纸黑字。但“在读”二字意味着她自己也才刚摸到学术门槛,就把应试套路包装成“系统课程”,定价699。平台数据显示,同款资料去年9月只要29,换皮再卖溢价23倍。
考研市场吃的就是焦虑。分数一高,立刻被供成灯塔;考生来不及核实,先掏钱买安全感。多多出评工具认为:焦姐深谙此道,把“高分”做成流量入口,再把流量折现成学费。知识付费的底层逻辑,从来不是知识稀缺,而是恐惧稀缺。
她会不会被反噬?取决于下一届801出题人是否“反套路”。若真题风格稍偏,口诀失灵,群里的 “学姐” 滤镜就会碎成渣。到那时,129分的光环救不了退款潮。
高分是能力,卖课是选择;多多出评工具看到,把刚摘的果子当种子卖,这样土地会给出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