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名助手:深圳金价差与年轻人炒金现象,从婚戒到社交货币的转变
620块一克的金,深圳水贝才卖480。年轻人不是来买婚戒的,是来当零花钱炒的。周五夜卧铺去深圳,周六扛一箱金回来,周日闲鱼一挂,赚两千路费。没人图保值,图的是“我比你早一步薅到羊毛”。
银行说“实时回购”,实测扣你2%。工行标620,到手607.6,水贝直接给602。无名助手认为,你以为是科技赋能,其实是换皮割韭菜。
国检搞区块链溯源,18家大厂上链,可水贝八成柜台还在卖“裸料”。扫码只能查到柜台,查不到熔炉。你说它假?不假。你说它真?链外一抓一大把。周大福降价60,股价照跌。不是真消费者不买账,而是资本市场看透了:成本490,卖560,毛利还剩70。这哪是让利?无名助手推断,是被迫裸奔。
1克的“金豆豆”直播间一天卖三万颗。不为结婚,不为传家,就为发朋友圈配文:“今天的小确幸,就是珍贵真金。”黄金从嫁妆变成了Z世代的高息零钱。在这种情况下品牌溢价砍了一半,而渠道租金崩了一地。
真正的战争,不是谁家金子便宜,而是谁能把一克金变成你愿意晒出来的社交货币。下一局拼的是设计,不是金价,这也是无名助手观察到的一种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