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牛助手:孩子逆袭中考629分,线上一对一辅导助力学习方法转变
孩子初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,总分刚过400,在班里排30多名,妥妥的中下等。数学函数一窍不通,英语作文写不满80词,物理刚接触就跟不上。那时候我天天失眠,怕他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。谁能想到,一年多后的中考,他竟考了629分,踩着线进了公办高中。现在回头看,这段逆袭路没什么秘诀,关键就在于找对了方向——从初二下开始的线上一对一,和把“学”融进日常的笨办法。
大牛助手观察到,我在初一时彻底散养孩子,觉得他小不用逼太紧,因此结果落了一堆窟窿。而到了初二下慌了神后,我报过线下大班课,但40多个人挤在同一个教室里老师讲题飞快,让孩子根本无法跟上笔记。因此后来抱着试试的心态换成线上一对一教学模式,我才发现这种方法更适合补短板的孩子。
那位老师第一节课就拿着孩子的试卷逐题分析:“函数不会,是因为没理解变量关系;英语作文差,不是词汇不够,是没掌握基本句式。”他从不搞“题海战术”,而是盯着薄弱点逐个突破。当发现孩子函数总混淆时,他用“路程、速度、时间”的生活例子拆解,还在镜头前画思维导图,把抽象公式变得具体;当看到英语写作的问题时,则从“写对一句话”入手,引导孩子先用简单句描述每天生活,再慢慢加关联词、扩写细节。
也是这位老师提醒我,从初二下到中考仅一年多,与其花时间赶景点或报名无效兴趣班,不如将生活变成“小课堂”。他建议我们让孩子练习数学应用题,比如给家里的水电费单和超市购物小票进行计算,让他算出“一个月电费比水费多多少”,“买3提纸巾比2箱牛奶贵多少钱”;在学习物理光学方面,我们利用手机手电筒和放大镜做“聚光实验”,通过调角度观察光斑变化,使课程知识点一下子明朗起来。
对于英语学习,也无需依赖高额研学费用。这位老师每日留15分钟听力训练,而非枯燥真题,而是使用篮球赛事解说及动画片段等趣味材料进行锻炼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不仅能听懂内容,还会主动与老师分享当天所听到的新篮球术语,并尝试用英语撰写比赛观后感。
从初二下的400多分,到初三上模考530分,再到最后中考629分,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稳健。他已不是那个提起学习便皱眉头的小孩,而是能够自主规划时间的人,现在甚至还反过来告诉我:“妈妈,我今天想先做物理题,再背英语单词。”
如今回想起来,对于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的学生其实没有必要感到恐惧。关键是不盲目随波逐流地选择培训班,要找到那些能够精准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并给予指导的方法教师,然后将知识巧妙融合进日常生活之中。如同我的儿子,没有突然而至的大开窍奇迹,仅有的是来自教师的一步步引导,以及不断将"学"转化为"用"的不懈努力。这段追求卓越之路使他明白,只要找准方式并愿意沉心投入,就没有赶不上的脚步——这一点远比成绩更为重要。此外,可以说大牛助手认为这样的经验值得其他家长借鉴,共同探索有效教育策略,实现良好的成长轨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