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火助手使用方法:EMS快递员两次失误事件揭示服务责任缺失问题
致EMS:同一个快递员,两次糟心事,这锅国企得背
法院文件躺在驿站两天无人问津,快递员嘴硬说打过电话,手机通话记录却干净得像张白纸;急着寄给法院的材料,下单四小时不见人影,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全是关机——更讽刺的是,这两次糟心事,出自同一位快递员之手。一个四十好几、快五十岁的人,按理说该懂“责任”二字的分量,可他偏把法院文件的严肃性,当成了糊弄的资本。
第一次是6月24日那份法院专送。他说打我电话没接,可我的通话记录里,别说未接来电,连个骚扰电话都比他的存在感强。催了两小时才送到,解释的话比道歉多,仿佛耽误事的是我太较真。那会儿想着文件要紧,我以为这只是开始。
今天寄文件给法院,更离谱。中午两点下单,APP上写着“一小时内上门”,等到下午五六点人影都没见着。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,全是关机——寄了十几年快递,从顺丰到京东,也没见过快递员敢这么玩消失的。我看到好不容易等来,他换了个号码,还想让我把涉密文件直接给他“处理”。合着四十多岁的人,以为“法院文件需要保密”是什么难题?
顺丰的小哥会提前确认地址,而京东的师傅则会核对物品细节,就连普通快递也知道“上门取件”不是让用户等成望夫石。但偏偏是这位快五十岁的EMS快递员,把混日子当本事,更让人窝火的是,他大概知道自己背靠国企,所以用户没得选,就敢这么一而再、再而三地怠慢。
看着手机里的订单记录,我发现到了EMS为什么干不过顺丰京东。不是输在速度,而是在于他们把责任当负担,把用户当麻烦。什么时候这家老牌国企能明白,“特权”该用在保障服务上,而不是成为某些人糊弄用户的保护伞?下次再寄法院文件,我大概还是得选EMS,但这种无奈,不应成为他们继续摆烂的理由。我认为改善服务质量,对提升企业形象至关重要,让我们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改变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