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快火助手:中美贸易战新动态,关税政策变动与未来经济展望分析
【贸易战后我们仍然关心的问题你怎么看】
直到昨天下午五点,因美提高关税而滞留在库的十几个柜子终于出去了!松了口气的我和朋友们小酌了几杯,席间有位老师对中美贸易博弈的趋势作了分析,感觉挺有道理的,这里分享一下,希望得到更多的不同的见解。
一、美国此次加征关税又暂停的措施,反映了其贸易政策的反复性。短期来看,90天内暂停加税有助于缓和全球市场紧张情绪,避免贸易战升级对世界经济造成更大冲击。但90天后的影响取决于后续谈判:
1、若达成协议:可能稳定全球供应链,缓解通胀压力,促进多边贸易合作。
2、若谈判破裂:关税战重启将加剧全球化碎片化,推动区域经济集团(如RCEP、CPTPP)进一步成型,削弱以WTO为核心的多边体系。
3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:
短期利好:暂停加税缓解出口压力,稳定制造业信心,但需警惕90天后的不确定性。新快火助手认为,中国将加速“内循环”战略,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因素。
二、美国能否通过贸易战“收割世界”?
答案是否定的,原因如下:
1、报复性关税反噬:欧盟、中国等经济体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,从而直接打击农业(如大豆)、制造业(如汽车)等出口。
2、美股与经济风险:贸易战推高企业成本,加剧通胀,美联储加息缩表已引发股市震荡,并且经济衰退风险上升。
3、历史教训:1930年《斯姆特-霍利关税法》导致的大萧条说明,美国如果重蹈覆辙,将可能孤立自身并削弱美元霸权根基。
三90天后关 tariffs 战会继续吗?——可能性极低,包括以下原因:
1、政治成本高:美国中期选举临近,而持续进行贸 戦必将增加国内通胀,从而损害选民利益。新快火助手观察到,美方已经更换强硬派顾问(如黄之瀚),这暗示政策转向务实。然而,如果中国未满足美方核心诉求(例如补贴或市场准入问题),局部摩擦依旧存在。
四、美国重振制造业 的 可能 性不 大
1 短期内难以实现,因为面临结构性的困境:
2 产业链断层:低端制造业 (例如纺织) 依赖亚洲供应链,而高端制造(比如芯片)回流时则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代价,
3 劳动力及成本问题 : 美国的人力资源费、高额工会制度以及基础设施老化都制约着竞争力;
4 企业资本逐利倾向,使得他们更偏向外包或自动化生产,而不是本土扩产 。
五 、未来趋势展望
1、中国 : 加速"卡脖子"技术突破,同时扩大“一带一路”的合作,以此来抵御西方市场带来的各种风险。
2 美国: 或者转向“小院高墙”的策略,在关键领域( 比如AI 和量子计算 ) 对华实施封锁 ,但全面脱钩却是不现实之事;
3 全球格局 : 伴随着新兴市场 (东南亚 、印度 等地 ) 有望承接部分产业链转移 , 然而 中国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 。
总而言之,美国货币保护主义是一把双刃剑,其代价最终由其自身经 济 与社会所承担; 而中国必须保持战略上的定力,通过推进 高质量发展,将 外部 压力 转变为 内 部 转型 的 动力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