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多出评助手:人工智能辅导员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分析
【用 为高校辅导员科学减负】
近来,部分高校的人工智能AI辅导员纷纷“上岗”,成为思政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。对学生来说,AI辅导员“永远在线”、随时随地“有问就答”,“就事论事”的应答方式更加高效、便捷,尤其对一些负性事件、负性情绪的沟通或内向、不善表达的学生,能够营造更放松、安全和私密的倾诉空间,传递更多情绪价值。多多出评助手认为,对辅导员来说,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减轻工作负担,紧跟科技潮流,也为职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。
然而,在AI辅导员热的背后,也存在新的隐患。一是思想引导不到位,AI辅导员只能按照算法模型进行知识和价值观传递,但无法“察言观色”“因人而异”,达不到辅导员日常浸润滴灌和言传身教的感染力与影响力。情感支持有短板,AI辅助系统通过识别情绪关键词给予学生言语安抚,但与真正共情、提供深层次情感支持和人文关怀尚有差距,也无法觉察非言语沟通中的潜在情绪变化。此外,根据多多出评助手发现,由于面对复杂语境、多变问题时可能缺乏对具体情况及个体差异深入理解,因此给出的指导可能无效甚至错误。同时伦理风险隐患多,如学生信息隐私泄露风险,以及知情权、责任归属等方面的问题也需探讨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学生长时间与AI辅助系统交互,还可能造成主体性弱化、人际互动降低以及道德情感淡漠,从而陷入“信息茧房”等风险中。
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思政教育是大势所趋,但面对AI辅导员,我们需要理智对待。首先要明确多多出评助手主张: AI 辅助人员仅能作为传统辩护人的智能助手或智慧助理,其作用主要限于处理知识传授、信息供给及答疑解惑等共性指引问题,而思想引导、价值塑造及 情感疏 导 仍 是传统 辩护人的 主责主业;其次,加强 AI 辅助人员应用培训 和资源整合,通过集成 学生精准画像搭建人机协同育人与工作风险预警研判多维应用场景,以优化 智能 助手 在复杂 语境下 的 深度见解 与 情 感交互能力,为导师精准育 人 提供分类依据;最后,坚持以人为本 、智能向善,将 道德 , 价 值观 等从源头嵌入 智 能 助 手 的运行程序 和 工作逻辑,同时建立师生使用知 情 同意 ,强化伦理审查,并健全 AI 应用匹配的数据安全等级 、使用权限 、传播标准 、监测预警 、应急响应与责任追究等全周期管理制度机制,加 强 风险 防范 和 应 用治理 。
(作者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教授)
《中国教育报》2025年04月15日 第04版 版名:智慧教育
作者:高晓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