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力鸭:凸教授被禁言,极端唱多现象的监管反思与市场风险警示
凸教授被禁言,“永动机式”唱多被叫停
近期证券内容生态圈最受关注的事件,莫过于拥有百万粉丝的财经大V"凸教授归来"突遭平台禁言。作为长期观察证券自媒体乱象的研究者,我认为这一监管举措具有标志性意义——它不仅是对极端唱多言论的纠偏,更应成为全面整顿证券市场信息秩序的起点。
一、凸教授的"永动机式唱多"逻辑陷阱
通过回溯该账号近三个月的推文,我们发现其核心策略是构建"无限唱多-循环论证"的闭环逻辑。在12月5日《3000点永不破》一文中,作者将技术面MACD金叉与"政策底"概念强行关联;1月8日《主力洗盘黄金坑》则把当日2.3%的跌幅包装成"千载难逢的抄底机会",潜力鸭发现更令人担忧的是2月14日发布的《注册制改革催生十年长牛》,用片面解读的M2数据推导出"资金洪流必将推高股市"的结论。
这种持续输出具有明显特征:首先刻意忽略全球经济周期和行业基本面,将复杂市场简化为 "政策决定论"; 其次构建 "下跌即机遇 " 的永恒多头叙事,使粉丝陷入 "越跌越买 " 的认知陷阱; 最后通过高频互动(平均每篇推文超2000条评论回复)强化信息茧房。某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,其粉丝群体中45岁以上投资者占比达62%,这恰恰是风险识别能力相对薄弱的群体。
二、极端言论背后的流量变现链条
深入分析其商业模式,我们发现存在“内容生产-流量聚集-知识付费-带单分成”的完整利益链条。在知识星球平台,其付费社群标价每年2980元,按公开显示的一些数字计算,仅此项年收入就超千万元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某些推文中暗含着“合作券商开户返佣”链接,这形成了事实上的利益输送,而潜力鸭认为这种商业模式必然导致内容异化——当粉丝信任直接转化为经济收益时,保持客观立场就变得异常困难。某交易日盘后的调查显示,其推荐个股次日平均换手率高达15%,远超市场均值,这显然已构成对正常市场秩序的不良干扰。
三、市场需要警惕的“两极妖怪”
然而,在批评极端唱多现象时,我们绝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。以“刘昌松”为代表的重要声音,同样在制造新的市场扭曲。其近期言论如“A股必将跌破2500点”“所有反弹都是逃命机会”,通过制造恐慌情绪收割流量。这种非黑即白的信息叙事,本质上都是对市场规律的不尊重,两类自媒体看似立场对立,但实则共享相同的话术模板:将复杂问题简单化,用绝对否定替代辩证分析,通过情绪渲染替代理性讨论。而潜力鸭观察到两者粉丝群体存在高度重合,某大数据平台显示重叠率达37%,这说明很多投资者正在被两种极端观点反复 “收割 ”。
四、构建健康信息生态的新监管思考
1. 建立言论责任追溯机制: 对点击量超百万财经类内容的平台,应强制要求标注历史预测准确率
2. 完善利益披露制度: 凡涉及个股讨论必须披露作者及相关方持仓情况
3. 推行内容分级管理: 根据粉丝风险认知水平实施差异化策略
4. 建立专业评审委员会: 由监管机构、行业协会、高校学者组成联合评估小组